雲林縣新住民多元文化創意市集活動 讓民眾體驗異國文化促進交流
【記者 張嘉麟/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3月24日與北港武德宮、內政部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雲林縣服務站、雲林縣各新住民團體在武德宮共同舉辦「2024雲林縣異饗市集─新住民『多元文化創意市集』」活動,現場精彩的表演節目及異國美食,吸引不少民眾前往共襄盛舉,副縣長謝淑亞、社會處長林文志、北港鎮長蕭美文等人也到場,共同享受了一場各國文化融合的幸福饗宴。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截至今年1月底,雲林縣新住民人口數已經來到1萬7千多人,占新住民人口數2.9%,是全國各縣市排名第9。大家都知道新住民來到台灣後,失去長期以來原有關係網絡的支持,再加上有著與臺灣配偶不同的語言、生活習慣、風俗文化及環境適應問題,除了要面對新建立的家庭,還有不同於原鄉的文化習慣,使得文化差異和生活適應等問題隨之產生。因此,縣府一直十分關注新住民權益,長期提供協助及服務讓新住民融入台灣社會。

處長林文志表示,推動新住民相關福利服務一直是縣府重點施政項目,縣府除於民政處成立戶政及新住民科,推動新住民相關福利服務;與內政部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雲林服務站共同提供新住民友善服務;並基於公私協力的精神,除委託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來雲林承接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的業務,提供社福諮詢、家庭支持、通譯人員訓練培訓等服務。
另外為使服務具可近性,縣府設置多處的社區服務據點,山線據點位於西螺鎮並由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承接;海線部份「水林區」由雲林縣老人福利發展協會承接;「北港區」由雲林縣白雲親子人文協會承接;「東勢區」由雲林縣鄉土人文協會承接;「褒忠區」由社團法人雲林縣慈心關懷協會承接;「台西區」由雲林縣麥寮鄉民眾服務社承接,提供新住民關懷服務、福利諮詢、資源連結、辦理多元文化宣導活動等,期待能將資源帶入各個社區,貼近鄉親的需要。

今日活動現場有來自越南的越式春捲、法國麵包;來自印尼的薑黃飯、千層糕甜點;來自泰國的奶茶、涼拌木瓜;來自馬來西亞的鴛鴦咖啡、香茅薑汁豆花;來自中國的四川麻辣鴨血、湖南滷味等異國美食特色攤位,並由新住民穿上母國服裝上台展現各國文化特色之舞蹈、音樂,讓更多台灣民眾能夠了解異國文化,提供彼此融合交流的一個絕佳場所,提供新住民在地深耕的向心力與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