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首頁 » 雲林縣長張麗善率團參訪大馬 觀摩首都重要建築改造雲林

雲林縣長張麗善率團參訪大馬 觀摩首都重要建築改造雲林

【記者 張嘉麟/雲林報導】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9)日帶領雲林縣府團隊赴馬來西亞三個聯邦直轄區布城(Putrajaya),參訪布城的地標之一的鋼索大橋;這條長240米的大橋,在其中一端以帆船作設計,另一邊以30對鋼索鞏固橋身,晚上更有特別的光環境。

雲林縣府工務處長汪令堯向張縣長和隨團同仁現場解說,雲林雲禾大橋與布城鋼索大橋俱有類似的條件,惟兩橋結構型式有所不同,雲禾大橋為以軸力承載較大的脊背橋工法設計其梁身外觀為弧形;而布城鋼索大橋為斜張橋設計其垂力承載較大,梁身外觀呈一直線。

縣長張麗善進一步說明,目前雲林縣內有許多橋梁待重新改建,例如崙子大橋、清水溪大橋等,此次參訪希望能把大馬橋樑、景觀等相關模式帶回雲林,可和文觀處、城鄉處結合,參考國外經驗把雲林打造成觀光城市。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9)日率團參訪布城鋼索大橋。(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另外,中央車站是吉隆坡重要的運輸樞紐,整體車站除了提供現代化設備和便利的設施外,將辦公室和住宅結合,開放式空間不阻擋來往的人流。縣長張麗善於參訪時表示,中央車站匯集鐵道、捷運、公車等,不僅以大眾運輸為主要發展定位,而是考量整體都市發展,以車站為中心開展的獨特模式,打造工作、生活和娛樂空間,帶動城市發展。

張麗善縣長表示,後疫情時代大眾運輸發生變化,公共運輸要能運轉順暢,轉乘站點的接駁及候車空間變得重要。雲林縣境內總計有90條客運路線提供境內及跨縣市國道運輸服務,惟現況各鄉鎮市缺乏指標性轉乘場站,民眾使用欠缺便利性,導致雲林公共運輸使用率尚有提升空間;爰此,雲林縣政府除了藉由電子票證資料預估大眾運輸發展之潛力區域,並挑選高鐵、台鐵等路線行經之鄉鎮市,規劃大眾運輸轉運場站或集中式候車設施提供民眾轉乘使用,而這次吉隆坡參訪的經驗將納入未來轉運站規劃之構想中。

工務處汪令堯處長補充說明,雲林縣老年人口比率相當高,為打造讓所有民眾都能輕鬆搭乘、便利轉乘的大眾運輸環境,並響應全球節能減碳願景,雲林縣政府現正積極規劃境內7大轉運站,除了今年將動工之斗六轉運站及積極爭取再次與國產署合作之北港轉運站外,未來轉運站將參考吉隆坡中央車站之經驗,透過各單位多方協商與資源分享,思考由需求導向轉向供給導向,並結合都市更新及土地開發計畫,創造雲林縣新生活環境與城市價值。

縣長張麗善率隊參訪吉隆坡重要的運輸樞紐建設中央車站。(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